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来源: 金牛科技说

比特币

比特币的概念最早诞生于2008年,由中本聪率先提出,所以他也被称为“比特币之父”。根据中本聪的设计思路来看,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加密货币,只能在网络上流通,可以用来进行相关交易或者与人兑换等值的实际货币。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那么比特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一枚比特币值多少钱呢?

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不同的是,比特币并不是某个机构发行的,也不受相关规则管制。它来源于大量的计算,通过特定的算法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简而言之,比特币就是一个问题各种不同的解,只要算出了其中一个解,就能得到比特币。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它能在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何一台接入了网络的电脑上交易。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交易不会暴露用户的个人信息,谁也不知道正在与自己的交易的人到底是谁,能够有效地防止隐私泄露。

至于比特币值多少钱,根据最新的行情来看,一枚比特币已经涨到12万人民币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拥有一枚比特币,就可以和别人换来12万人民币,甚至是更高。因为比特币属于稀缺货币,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自然更加珍贵。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的价值不是固定的,它就像股票一样时高时低,没有人能预测接下来的走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17年的时候,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19850美元,但2019年又跌回了5000美元左右。

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比特币的价格稳定在了17000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2万元。不难看出,比特币的价值确实很高,如果拥有了几百枚比特币,那么就相当于百万千万富翁,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无疑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多久能挖一枚?

正因于此,国内很多人都加入到了“挖矿”的大军中,希望能挖到几枚比特币,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所谓的“挖矿”,指的就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的一致性,然后将会生成部分比特币来奖励求得答案的用户。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随着用户给出的答案越来越多,比特币网络会调整问题的难度,减少奖励的数量。换而言之,比特币刚诞生的时候可能很容易就能挖到,但是时间越久,得到它的难度就越高。

那么如果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现在“挖矿”的人用的都是专业的“矿机”,基本上没有人会用家庭台式机来挖比特币。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家庭台式机与“矿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运算能力方面,功率高的“矿机”配备的有数十甚至上百个显卡,其运算能力是家庭台式机的几千几万倍!但尽管如此,“矿机”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挖出比特币,所以用家庭台式机“挖矿”的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有人计算过,如果一台家用台式机一天24小时都能保持高负荷持续“挖矿”,那么每天大概能挖到0.0018枚比特币,想要挖出一枚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这足以证明用家庭台式机“挖矿”是不现实的,两年赚12万看似还不错,但各种成本加起来就很不划算了。更何况没有台式机能连续高负荷运转两年,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所以说,比特币距离普通人还很遥远,我们平时很难见到它的身影,也用不着它,根本没必要天天想着“挖矿”。

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写在最后

12万人民币一枚的比特币确实很吸引人,但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用户是否需要。如果没人愿意购买比特币,那么它的价格再高也只是虚的,无法等同于真正的货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比特币之所以能炒起来,就是因为数量稀少,这并不代表它的价值很高。

21 岁小伙靠卖“像素”赚了百万美元,网站只有一个主页

来源:神译局

来看看价值百万美金的主页长什么样吧。

很多人说技术能够创造和改变世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做出构想的头脑,以及大胆实现的勇气。别人的成功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不是自己呢?你是否能做出大胆的创新,具备敢于尝试的勇气呢?

看看价值百万美金的网站长什么样。图片来源:MillionDollarHomePage.com

如何才能成为百万富翁?

这是很多人日思夜想的问题。每当人们看到有人凭借新颖的创意获得成功,往往会感叹说自己要是能想到就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1岁的英国学生Alex Tew的故事。

Alex上大学需要钱,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很简单但又很高明的点子,不到五个月就赚了100万美元。他的点子实在令人惊叹——我为什么就想不到呢?

价值百万美金的想法

Alex希望能赚到一笔钱来支付大学学费,前提是不需要什么启动成本,也不能去借债。

他的想法很简单。他创建了一个网站——milliondollarhomepage.com。网站主页由一百万个像素组成,整齐地排列在1000×1000像素的网格中。Alex把网站主页划分为很多个10×10像素大小的区块来销售,买了这些像素块的公司就可以在上面打广告。

广告的形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在每个块上放一张图片,然后链接到相应的企业网站。实际上,这些放了图片的小区块就相当于迷你广告,而整个网站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每个像素的价格是1美元,最低消费100美元起。设置这个最低消费是为了保证广告图的大小可见(太小了就看不到了)。

他将网站售卖的像素上限定为100万个。或者可以视作为100万美金。

Alex用美元作为基础货币,这是个很明智的营销策略。虽然当时他住在英国,但Alex觉得用英镑收费会让网站更贵,因为当时1英镑折合1.82美元。此外,100万美金听起来比较拉风。“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你看起来棒极了(You look like a million dollars,夸人用的,可不是说你看起来像一百万美金哦)’,”他说。所以给网站起这个名字当然比“价值549,451英镑的网站”听起来要好。

就这样,Alex为自己的网站准备了完美的宣传语和域名。买域名花了50美元,搭建网站花了两天。然后,该推销它了。

病毒传播

跟许多没有钱做广告的小型初创公司一样——Alex起初只能先在家人和朋友中推销。他游说他们购买他的像素,以便筹集资金。两周后,他卖出了4700个像素——收入4700美元。

他用这笔钱作为广告支出,这显然很明智,通过公关才能获得口碑。他请了一家公关公司来写新闻稿。凭借独特的故事和有趣的角度,稿子立即在BBC和《卫报》上发布了。发布当天,他就卖出了价值3000美元的像素。

于是Alex开始做病毒式传播,各大社交媒体、博客和论坛都流传着他的网站独特的故事。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Alex赚了25万美元,他那个看似简陋的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达到65,000次。全球媒体也开始关注Alex的网站,35个国家的媒体对它进行了报道。

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Alex就赚到了50万美元。这时他需要人来帮助维护他的网站了。他雇了两个人,帮助维护网站的数据库和做客服。他还聘请了一个擅长新闻公关的人,帮助他在美国进行宣传以促进销售。他的网站收入已经足以让他飞到美国去接受采访了。

他的客户范围很广,从摇滚乐队到壮阳公司,甚至伦敦时报都来找他投广告。Alex对客户的唯一要求是不能有色情广告。

买下最大的像素块做广告的是一家叫Pixellance的公司,他们花了10800美元。

Pixellance,.Com在MillionDollar首页上做的广告

网站上线仅138天的时候,也就是那年的12月31日,Alex就赚到了99.9万美元。为了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他在eBay上拍卖了最后1000个像素。拍卖会持续了11天,最后中标者是MillionDollarWeightLoss.com,出价38000美元。

至此Alex达成并且超出了他的预期目标,赚到了103.7万美元。

为什么Alex能成功?

独特的卖点

Alex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广告模式。很多网站都在卖广告位,但是Alex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方案;他的广告模式与众不同,能够引起媒体的关注报道。这又使得早期买他网站广告的客户受益——因为网站流量越高,他们的广告效果越好。他得到的媒体关注越多,他的网站就越有吸引力。

“关键是创意本身要足够独特、奇特,才能引起媒体的兴趣,才能脱颖而出。但是最初的几天我也只能通过发新闻稿的方式来推广这个创意,基本上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媒体推广加上社交媒体传播和传统的口口相传,使我的网站真正产生了轰动效应,进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Alex在网站的顶部放了一行字:我拥有一段互联网历史。这也刺激了企业争相在他的网站做广告。他的网站爆火之后,很多公司都想模仿他的创意。

Alex和他的价值100万美元的网站。图片来源:MillionDollarHomePage

先发优势

这个创意本身并没有多么震撼。任何人都可以想得到。但Alex是第一个实现它的人。

他的网站推出后不久,模仿者便接踵而来。一个月内,市面上涌现出了“又一个百万美元主页(Another Million Dollar Homepage)”、“百万便士主页(The Million Penny Homepage)”、“百万欧元主页”(The Million Euro Homepage)和“百万元主页”(The Million Yuan Homepage)等等网站。但是这些网站都没有火起来。

正如Alex当时所说,“我的网站上线后,那些类似的网站几乎立刻就出现了;现在有数百个跟我一样销售像素的网站。模仿者都在互相竞争。但是这个创意只能成功一次,靠的就是新颖。”

要有一个简单容易理解的概念和标语

就像Alex的网站名称那样,它表达的意思很简单,简明扼要地传达了营销信息:一百万像素等于一百万美元。由于不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个概念,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更详细的营销。

产品确实有价值

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Alex网站上能看到广告商的推荐感言。之前许多公司来买像素只是觉得好玩,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真的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流量,而付出的成本相比传统互联网广告成本来说微不足道。作为一种广告模式,它向客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后记

讽刺的是,后来Alex只读了一个学期就从大学退学了。因为他已经学到了更有价值的一课——如何成为企业家。他先后创办了几家企业,但都不怎么成功,直到2012年他发布了Calm(冥想App)。

在正念冥想应用领域它是排名第一位的,2019年营收为9200万美元。

Alex Tew & Michael Acton Smith – Calm Founders

那个价值百万美元的主页网站现在仍然在线,它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历史的一部分,甚至网页设计博物馆中也在展出它。2017年,哈佛大学对该网站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网站上的2816个原始链接中,有547个已经是死链了,还有489个链接重定向到了不同的域。研究报告还指出,在其余的链接中,“大多数似乎没有起到它们的初衷”。

也许,唯一靠这种广告模式发家致富的只有Alex自己。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来源: 江苏职工之家

刚入职年休假应该怎么休?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了吗?

休完年假就没有全勤了?

……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来一一解决!

刚入职不能享受年假吗?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吗?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春节晚上班等于休了年假?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休完年假就不享受全勤奖?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被迫放弃年休假该怎么办?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年休假不休就作废?休了就没全勤奖?临近年底,还没休的职工,速看→

小编提醒

年休假虽然是职工的法定假期,但在实践中有不少公司总想方设法让年休假停留在纸上,对于职工而言,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积极主动享受休假权。

在具体操作上,职工在工作期间应主动向用人单位申请年休假,最好通过书面方式申请或系统申请,且保留证据,同时注意单位有无足额支付休假期间工资。此外,职工还要留存自己工作年限的证据,如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等。

关于年休假的问题

大家清楚了吗?

今年的年休假

大家都休了吗?

《工作的未来和Z世代:更具战略性的招聘所需的数据》研究报告

来源:人力资源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Z世代已经到来

《工作的未来和Z世代:更具战略性的招聘所需的数据》研究报告

仅在美国就有6100万人,到2030年,他们将占到劳动力的30%。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加多样化,受教育程度更高,技术也更加娴熟。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刻,他们准备加入劳动力大军。未来的工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球化、更加协作、更加灵活。它将要求更投入的劳动力具备新的能力,并为如何完成工作创造新的可能性。

他们看重什么?

1

平等和包容性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进行的一项综合研究,Z世代的观点比前几代人更加自由和开放,尤其重视平等和包容。Z世代更能适应性别流动,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至少认识一个非二元的人。他们也更有可能承认(和拒绝)种族不平等。用一位根泽尔的话来说,多样性“只是一种规范。”“他们希望自己的现实能在工作中得到反映。

2

稳定和机会

除了在经济衰退的阴影下长大,这一代人还目睹了学生债务危机飙升至1万亿美元大关。他们非常清楚债务的负面影响,也知道工作机会有时会消失,尤其是在零工经济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因此,这一代人高度重视工作安全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Z一代也对变革持开放态度,愿意承担风险。他们期望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探索通往成功的不同途径。

3

协作和探索

Z世代是容易跨多个设备管理信息的多任务者,是天生的合成器。比起专注于一项任务,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跨多个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做出贡献。在不牺牲个人能力的情况下与他人合作,这不仅仅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也是他们理解和协商世界的方式的一部分。

技术最饱和的一代使用社交平台进行联系。他们往往更喜欢像YouTube、Instagram、Snapchat这样的视觉驱动型平台,也喜欢TikTok这样的新平台。当视觉内容吸引了跨代人的眼球时,Z世代倾向于使用更少“噪音”的平台——比如。精简的内容和更少的评论。

但招聘人员要注意:Z世代希望一对一的对话,在处理业务时更喜欢打电话而不是电子邮件,在工作时更喜欢面对面的对话。令人鼓舞的是,Z世代也更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对话的重要性。

招聘Z世代

Z世代已经享有一定声誉。他们接受千禧一代工作的可能性不及千禧一代。对于许多人力资源资深人士来说,这听起来像是应享权利。但是在一个生活日新月异的世界中,Z世代感到有必要保持同步。他们担心未来。他们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职业。

《工作的未来和Z世代:更具战略性的招聘所需的数据》研究报告

尽管他们希望能够努力工作并得到快速晋升,但许多Z世代认为他们没有所需的必要技能,尤其是软技能。焦虑可能解释了他们对在职专业发展和指导的渴望,两者在一项又一项的调查中排名很高。

尽管工作安全性,职业发展和职业指导等实际考虑因素对Z世代们来说很重要,但他们的目标范围很广。实际上,这一代人是第一个体验无国界世界的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具有全球性和跨学科的重点,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并提供丰富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的经验。他们希望产生影响。能够表达更高目标的组织在招聘和保留人才方面将具有优势。

如何找到他们?

实际上,他们可能已经找到您了。贪得无厌的侦探们,Z世代们依靠父母和朋友以及在线,利用广泛的联系和资源网络来寻找工作机会。研究和评估组织的工具。由于他们在寻求真实而有意义的体验,因此Z世代们敏锐地意识到您组织的品牌。精明的招聘人员正在改变其采购和招聘方式,以更好地阐明组织的使命和宗旨。他们正在将新的社交平台纳入其采购策略。他们正在面对面地与求职者会面,帮助他们了解公司文化并专注于正确的技能来完成要求更高的入门级工作。事实上,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将近一半的Z代求职者都说他们的经验 招聘人员对他们决定接受工作的影响最大。

如何评价他们?

随着入门级职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人员正在寻找更好的方法来了解Z代成员具备的技能。如今,随着技能差距的日益迫近,招聘人员不太可能依赖“信号”标准,例如候选人上的学校或攻读的专业。他们更加敏锐地意识到,使用错误的标准来评估候选人可能会导致不匹配。对于渴望留下自己烙印的一代人来说,错误会导致高周转率和低生产率。

当超过三分之一的雇主表示其组织的软技能差距越来越大时,确定诸如解决问题,沟通技巧和领导潜能之类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最后的想法Z一代刚刚进入今年的大量工作队伍,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发展的群体。世代研究为理解和评估他们的优势,劣势和潜力提供了有用的基础。但是Z世代不仅仅是简单的属性集合。全球的年轻人准备推动积极的变化。他们是具有独特激情和需求的个人。他们可能只是改变世界。

顶级HR心里都有一张人力资源战略地图

来源:穆胜

超级武器送给准备成为super HR的你

每个HR都希望能够用人力资源动作推动经营,而每个老板都期待一个经营结果,不管带来结果的是不是HR。HR们天然站在C位,但如果不能推动经营,就会沦为配角。

核心观点

  • 老板的需求从来没有变过,他们只要经营的结果。
  • 老板认为组织能力是抵达经营结果的关键,但组织能力不应该成为解释成功与失败的万能公式,这种公式也无法指向有效的方法论。
  • 组织能力应该是用人力资源效能来计量,这一指标是支撑战略,推动经营的支点。
  • 人力资源战略地图让人力资源动作直接指向经营结果,让老板和HR的对话高度同频。

有个有意思的非正式调研数据可以和各位一起分享。

2013年以前,我在接触各类性质的企业(民企、国企、外企)时,都喜欢问对方老板一个问题:您对自己的“人力资源一把手”满意吗?请注意,这里的人力资源一把手指的是HRD、HRVP、CHO等在该企业里能够直接向老板汇报的人力资源分管领导。

我得到的回答里,95%以上都是满意的。道理很简单,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两条线就是管人、管财,不是老板的人,当不了人力资源一把手。既然是老板的人,老板自然就是满意了。

2013年以后,我再次向老板们抛出同样的问题。此时,老板们的答案骤然180度转向,95%以上都对自己的人力资源一把手不满意。言辞激烈的老板甚至认为,是自己的人力资源一把手阻碍了企业的进步。

这太让人不解了,2013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老板们翻脸比翻书还快?事后,我不断回顾当时这些企业当时所处的环境,结果,我发现了一个引发变动的关键因素——互联网。

2013年正是互联网带来商业巨变的一年,由于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结构,颠覆了商业的底层,用户需求变得千人千面、长尾分布、无限极致、快速迭代。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变得更轻、更快、更强,但传统的组织模式显然不能支持这种要求,HR们在这个底层逻辑之上做的选用育留也显得隔靴搔痒。

真相是,不是HR们退步了,而是老板们要求变高了,不是他们想变,而是环境逼得他们不得不变。他们不变,就将是时代的“炮灰”。

在这个时代,我怀疑老板和HR们从未相互了解,从未达成共识,他们之间一直有一道虚幻的“彩虹桥”。

老板到底要什么?

老板们到底要什么?很简单,他们的需求从来没有变过,他们只要经营的结果。而HR们能给什么?我们的传统武器叫做“选用育留”。以前,老板们仅仅要求HR维护好企业内部的秩序,让科层组织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行,而HR们正是专精于此。

可以说,双方的心理是有默契的。而现在,被环境逼急的老板们,希望HR能够推动经营,这是要HR们走出舒适区,是他们不擅长的。HR们对此抱怨颇多。

有一次,我在某企业内部亲历了这样一个场景:听着老板对于组织再造的前瞻设想,HRD一头雾水。

可能认为自己是老板的人,HRD有点“撒娇”意味地说:“老大,我水平有限,实在做不出您要的效果,要不您调我去干业务吧”。

当时,老板脸色有点不好看,HRD却为自己将了人家一军而沾沾自喜。

我了解这位HRD的想法,翻译一下几乎就是夫妻之间的对话:“你以前说过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你个负心汉,翻脸就不认人了。”

其实,这种撒娇是很幼稚的,听不懂老板要什么,不是自己坚守专业的光荣,而是不能与时俱进的耻辱。

现实是,老板和HR们并未重新达成心理默契,他们之间几乎是一道彩虹桥。老板着急:明明有桥,你就是不过来。HR们也着急:哪里有桥,那是你的YY(妄想)。言下之意,这座桥看得见,很炫目,但就是走不过去。

客观来说,HR们的抱怨有一定的道理,但回过头来,之所以出现这种“彩虹桥”,根源还是在他们自己。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图形来比喻这个现象。

老板的需求好比“光照”,他们一直追求经营结果。而HR们好比“棱镜”,由于欠缺“体系化的工具”,不仅不能有效承接老板的上述需求,反而形成了扭曲,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命令,让老板不断YY——“你为什么不去做……”

于是,HR跟着老板的屁股后面走,按照老板的若干指挥,每年运行十几个千奇百怪的项目,从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到新兴的“员工援助计划”,从创意类的“企业文化建设”到天马行空的“执行力建设”……

HR们累到“身体被掏空”,结果换来的却是老板千篇一律的回答——“还是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工作方式,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事实上,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真的如此简单,我们这类人也就没饭吃了。

作为HR,一顿乱忙之后,都会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最终向老板交付什么?”甚至,部分行业先锋HR也开始思考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与其被动跟着老板的节奏走,我们能否引领老板的需求,回到自己的节奏?”

这是我在很多年前攻读第一个硕士学位时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事实上,这也不是新鲜的话题,业界总在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但落到行动上,太多HR们做的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人事管理”。

HR们嘴上喊口号,身体很诚实,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探寻答案,直到老板们被“逼急了”。

不仅HR们说不清楚自己要向老板交付什么,老板们也自己清楚吗?我看未必。

我长期辅导的一个企业,最初合作时,老板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不满,向我提出要求:“穆老师,您能否帮助我的企业提升组织能力?”

我问:“请您解释一下组织能力。”

对方回答:“员工能力、积极性都不够,离企业的要求有距离。如果硬要界定这个组织能力,是不是从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和员工治理几个角度去做做工作?”

我知道他心中的那个时下颇为流行的模型,按照他的说法,做做“划划水”的服务,其实也是可以的。

但我过不了自己心理这关,于是实话实说:“这个模型是解释成功与失败的万能公式,不可能导出操作方法论,另外,这三大要素之间本身也存在多重共线性(编者注:没有分清楚,要素之间有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

看着他颇为失望的表情,我接着给出了我的答案——您应该关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

为什么我会给出这个答案呢?请各位把企业想象成一个装有组织能力的黑箱(Black box),一头是资源投入,一头是绩效产出。组织能力强,黑箱成为“放大器”,小资源(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带来大产出;组织能力弱,黑箱成为“衰减器”,大资源投入换来小回报!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是人,专注于这类资源,这种投入产出的关系就是我们热议的“人力资源效能”。由此,我们可以“从两头推中间”,得出一个结论——人力资源效能高(即投产比优秀),组织能力一定强;组织能力强,人力资源效能一定高。

组织能力是虚的,看不见的,人力资源效能提升是实的,可以用数据来衡量的。因此,我建议老板们关注人力资源效能。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个时代,“人”是资源流转的中心,是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发生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源效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表现。这个道理也是不难想通的。

但各位可能想象不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用了多长的时间去普及。当今中国老板们成长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相当一部分不是通过自己的经营水平赢得的江山,而是依赖三大法宝——胆子大、脑子活、路子野,外加一点老天给的运气。

这个群体的认知水平实际上是参差不齐的,对于他们来说,讲道理不如给例子。还好,穆老师找到一个让全中国老板几乎都会双膝一软的“牛逼企业”的例子——华为。

好了,一说到华为,大家都好沟通了。中国的企业家,不在自己办公室摆两本《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价值为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企业家。

但这么优秀的一个企业,被这样浅薄地理解,被老板们符号化并当做对员工的宣贯工具,实在也是一种悲哀。

我们还是看数据吧。从1996年开始,华为在经营业绩的飞速狂奔之下就出现了一种趋势,即销售收入的增长慢于员工人数的增长,这反映在人力资源效能上,就是人效会向下走。

但是,之所以说这个企业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前瞻性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用坐穿冷板凳的恒心去解决。

任正非先生用了为期2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了若干的管理变革,最终没有让两种增长趋势的“喇叭口”放大,而是让它们合拢,在销售收入继续迅猛增长的同时,员工人数的增速终于降下来了。

这意味着,华为的人效进入了快车道,他们的后续发展还会越来越好。

其实不仅是华为,海尔、阿里、美团这些优秀的企业,他们能够在红海搏杀中始终屹立不倒,甚至能够在产业的低谷期依然基业长青,背后都有一条优雅的曲线——人力资源效能持续提升。

又是讲道理,又是举例子。终于,老板们认可了——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提升人效来推动经营!HR们终于找到推动经营的“支点”了。

人力资源战略地图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我们应该如何影响人力资源效能”。

基本逻辑

这是个简单逻辑,我将其总结为一个名为“人力资源战略地图”的原创工具。这应该算是basic model,必然会成为行业共识。

先谈谈什么是人力资源效能。这是一种投产比关系,是一种生意逻辑,分子是财务绩效或市场绩效,分母则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一般是用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两个口径来衡量的。

典型的人力资源效能指标有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产比、人均营收、人均毛利等等。HR们应该将战略的复杂要求阐释为人力资源效能的要求,这是对接经营的结果的“支点”。

人力资源效能是由人力资源队伍状态决定的。衡量人力资源队伍的方式有传统的数量、质量、结构等,也有流动率、储备率、沉积率、敬业度等。总之,是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看队伍状态。

队伍是持续输出效能的保障,人的有机搭配构成了一种可以自动进化的“生命体”,因此,企业需要有构建队伍的清晰的、长期的思路。

另外要提醒的是,队伍状态不是组织状态,也不是人才状态,而是“组织+人才”的状态。这里有一个当前人力资源业界的典型误区,即只盘点组织或只盘点人才。

前者得到的是一个干瘪的组织框架,而后者却忘了人力资源这个要素是不能朴素相加的。

相较之下,后者的误区尤其大,不少企业喜欢说“要盘点清楚自己的人才有多少家底”,这个说法很有代入感,但却是错误的。

举例来说,是不是把五个NBA超级明星放入一个篮球队,就一定能够夺得冠军?显然不是,还是要讲排兵布阵的,人力资源需要放到组织模式里,相互之间需要产生“化学反应”。

不仅如此,不少企业用素质模型去做人才盘点,还引得一地鸡毛。他们想用素质模型来辨识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结果被评判出不是人才的那群人不干了,人家对HR说:“我们没有不行,是你的工具不对,你们才不行,你们全家都不行。”

这种盘点不仅没有太大意义,争议还很大。所以,我强调要把人才放到组织中进行盘点,盘点出队伍状态。

人力资源队伍状态是由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决定的。这就是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传统领域提到的几大模块或者几大职能,说穿了就是选用育留。

HR们的传统工作大多都是盯着这一块,但大多的HR们是为了操作职能而操作职能,这是有问题的。

正确的做法是,基于队伍构建的思路,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有序协作,共同输出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

操作方法&理念

这个框架看似简单,实际却包含了大量的知识诀窍(knowhow)。我简单介绍一下:

  • 在效能层面,主要基于战略,找出企业最关注的经营指标,并明确支持这种生意的队伍指标,两者组成了人效指标。而后,则需要反复检验,确认这个人效指标能够被控制且符合战略要求和客观规律。
  • 在队伍层面,应该锁定关键队伍,并确认调整方向。所谓“关键队伍”,是指队伍的局部,什么层级、哪类人员。因为,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大量的“全面提升”项目最终都会是走过场。真正制约效能输出的,就是局部的关键队伍。如何找准关键队伍?企业不妨反问自己,是否调整了队伍的这个局部,就能够很大程度促进效能目标的达成。
  • 在职能层面,企业的玩法很多,传统的选用育留只是笼统的常规操作。我是用了两个独创的工具,即“九宫格”和“三叉戟”来对所有的操作进行了全面的编码(coding),确保毫无死角地找到每一种可能性,最大程度作用于队伍。

现实操作中,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论,一层层推导出每个层面的战略指向,而不同的战略指向之间都有逻辑传导关系,连接起来,就成为了一幅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地图。

这有点像是在打高尔夫球。我们可以把最后的出球比喻为人力资源效能输出、人力资源推动经营或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支持。但这只是一个结果,驱动因素不是手上最后的动作,而是全身的各个部位的协同。

所以,就效能来提升效能是不对的,这属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会导致出现“彩虹桥”。职业高尔夫球手应该做的,是打通这条发力的逻辑;HR应该做的,是找到如何通过职能改变队伍,通过队伍输出效能的逻辑。

现实中,我们不仅会输出这幅人力资源战略地图,还会将每个环节的状态刻画为数据,以数据之间的强因果逻辑来锁定人力资源效能结果。

不仅是逻辑推演,真正细致到一定程度,还会将过往的数据代入,检验这种因果联系是否成立。

例如,有企业的HR提出要在队伍层面“提升员工敬业度”,而根据敬业度调查的结果,认为薪酬支付水平是制约大家敬业度提升的症结。

于是,职能层面的驱动因素变成了“薪酬水平提升”。

我们把过去员工的样本一代入,就发现,这个因果关系根本不成立。大量离职员工的薪酬水平并不低,他们的离职是因为缺乏公平感。

说直白点,“不是自己拿少了,是别人不该拿的拿多了”。如果按照HR本来的想法,进行薪酬普调,我估计又是一场灾难。

美国人说,上 帝也得信数据,我尤其想向各位HR提示这句话。

其实,敬业度调查里对于薪酬不满是常态,哪个企业都是这样,这是员工喊出的一种“口号”,换句话说,谁都希望加薪,这是无效问题。

案例解析

下面,我展示一个实战的例子。

这是一个餐饮连锁企业,我先给出几个背景资料:

  • 这个企业处于一个抢滩期市场;
  • 他们的生意模式是规模盈利,门店终端,中央厨房配货,原料产地直采;
  • 这个行业里展店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多店死”是典型现象。

这里,人力资源战略应该是“进攻型”的,我们给出人力资源战略地图的逻辑:

在效能层面,扩地盘、做大市占率是当下要务,因此应该关注营业收入。另外,从营业成本上看,料、工、费三者中,只有人工成本相对可控,尤其原材料是中央厨房直接供应,企业也会考核出成率,这里面并没有多大水分可以挤出来。

展店所需人力资源并非高端,其单价固定,控制好人数即可。因此,效能层面应该关注人均营收。

在队伍层面,对于这个企业当前展店的要求,一个成熟品控体系下的人海战术是关键。所以,“品控人员+操作人员”是关键队伍,队伍建设自然分为两条线。

一方面,品控人员不是数量不够,也不是素质不够,而是输出不足,也就是没有出活,因此,我们提出要让这群“精英精进”。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才是数量不足,这导致了看到市场却打不下来。

在职能层面,我们仔细分析了操作人员不足的原因。这个企业的招聘能力非常强悍,雇主品牌也很亮眼,但坏就坏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才招募工作不顺利,市场上很少有人接招。原来,总部为了确保人才素质,强行提高了招聘门槛,而薪酬则没有任何变化。

其二是好不容易招来新人却留不住。原来,该企业招入了操作人员后,并未给予新人足够的支持,而是直接将其抛到了岗位上。展店的工作本来就繁重,再加上没有方法,新人自然是两眼一抹黑,事倍功半,撑不下去自然就会离职。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确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20%招聘池扩容项目”,另一个是“入模子培训项目”。

针对前者,我们要求HR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性价比进行再调研,一方面降低这类实用性人才的招聘标准,另一方面提高在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于他们的吸引力。

总之,要让自己企业的职位性价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为什么是20%呢?这是因为我们做过测算,大量的实用人才是被这个企业的高招聘要求吓回去了,只要按照上述方式稍微上调性价比,就可以抓入大量犹豫不决的应聘者,招聘池里增加的待选人员可以达到50%以上。

针对后者,我们要求HR们驱动业务部门,联合打造一套“入模子”培训课程,并同步建立讲师体系。在各类资源到位的同时,打造出这个培训项目运作的SOP,确保各类资源在SOP中高效落位,最大程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他们以前的入模子培训相当于是集体Freestyle,课程、讲师、效果都没有标准,各个部门的老大随便来讲讲就算是培训了,还有给操作人员讲宏观战略的。

实际上,对于这类操作人员,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有讲究的,而这显然应该是人力资源部给出的标准。

品控人员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这个企业的品控人员队伍早就按照编制配置到位了,人员的选拔标准也很高,但他们对于一线的支持力度是很有限的。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履行了“赋能”的职责,但一线却认为“诸多业务都只有靠自己去摸索”,甚至认为品控部门变成了“锦衣卫”,只会说“这不行”,不会给“怎么办”。

针对这一问题,本来应该要求品控部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更加全面的知识萃取,但人力资源部作为平行部门,如何驱动另外一个强势部门?

为此,我们启动了一个“运营改善项目”,人力资源部通过HRBP洞察“改善点”、发现标杆实践、提供知识萃取标准,而后,品控部门用自己的专业挖掘标杆实践,并将其编码为可以传播的方法论,最后,人力资源部通过自己遍布各个门店的讲师队伍,将这些方法论往下落。

相应的,这些培训讲师身上也加上了一个“品控师”的身份。最后的结果是两个部门双赢,但如何走向协作,实际上是人力资源部搭好了逻辑底层。

现实中,如果HR能把这幅战略地图与老板们进行共识,我想,老板们会确认两点:第一,人力资源的效能输出是很实在的;第二,这位HR很专业,思路很清晰。

于是,老板会停止自己的“指手画脚”,我们跨越了“彩虹桥”。道理很简单,你(HR)都这么专业了,他还费什么话?记住,老板都是实用主义者。

各位朋友,我不想再唱衰人力资源这个专业,我曾经亲历过HR工作的每个模块,对这个专业有深厚的感情。但无数次声嘶力竭的呼唤后,却依然不能看到这个专业的显著进步。

我想说,不是我们没动,而是老板快了,我们慢了,“彩虹桥”越拉越长,越来越宽。我们为什么慢了?当大量HR流连于微信朋友圈里的职场心灵鸡汤时,又有几个人会尝试用专注的刻意练习去维护这个专业的尊严呢?

HR必知的10个薪酬谈判方法,知道7个就是高手!

来源:HR从菜鸟到精英

在如今这个时代,想要招一个企业满意、本人愿意的人才是难于上青天。其实,在众多HR的心中常常纠结的不是真的能招到这样的人,而是当你看上了某一个人才时,彼此又都合适时却卡在了薪酬谈判的门槛上。

面对自己心仪的人才,HR到底该如何与其谈薪资?谈薪酬时又该掌握哪些技巧呢?以下是广大HR最为关注的10个问题:

1   应聘人员要的薪酬公司给不了,怎么进行洽谈?

薪酬谈判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吸引与激励人才,二是保证内部员工的公平。这两点是薪酬谈判的出发点,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平衡。

坚持以内部的标准去进行薪酬谈判,薪酬水平如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结果导致“见光死”的现象,薪酬一开出来就把应聘者给吓跑了,或者经过一轮“拉锯战”后已经接近市场水平,但是应聘者已经在薪酬谈判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对企业也丧失了原有的信任与信心。

薪酬要体现应聘者本身的市场价值,包括其素质、能力、经验与过往业绩状况。如果候选人经验丰富、能力很强,薪酬水平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适当降低。关键看公司的薪酬标准了,看有无弹性。如果真是公司所需的优秀人才,可考虑向领导申请特批待遇。

2   一个好的薪酬设计方案最基本的应该分哪些细项,例如工资分哪些?

设计薪酬方案,可以分为7步。

(1)薪酬变革前期准备工作;

(2)薪酬战略澄清;

(3)职位评估或者职层排序;

(4)薪酬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

(5)薪酬架构设计;

(6)福利设计;

(7)设计薪酬管理的运作体系。

至于工资分为哪些,从工资结构上来说,有岗位工资(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绩效工资(保障员工干得好)、福利工资(保证员工走不了)、技能工资(人性化管理的需要)

3   应聘人员一开始就问工资多少,转正要达到多少,该如何回答?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公司给薪的底线和最高上限,但是只告诉应聘者给薪范围的下限及中间值,这样一方面可以替公司筛选掉对薪资有过高预期的应聘者,一方面又保留了谈判空间,遇到经验丰富或者条件级佳的应聘者时,还可以有往上调整的弹性空间。

4   如果应聘者想了解宽带薪酬设置的段数分配比率是多少,而公司没有实行这些,这种情况下的薪酬该怎么谈?

要根据市场薪酬调研结果,结合公司的薪酬政策确定每个职级对应的薪资区间及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标准

公司可以将每个职级对应的薪资区间划分为员工级、主管级、经理级、总监级、高管级,同一职级的员工根据其不同的能力水平和业绩表现,其基本薪资标准处于薪资区间中的不同位置。

5   在初试中谈薪资好像比较尴尬,不谈又不能解开应聘者的疑惑。整个面试的过程中,是开始谈还是结束谈会比较好一些?

对于基础岗位建议可以直接在初试中谈及会提高招聘效率。

管理或技术类的则根据面试节奏来安排,您可以在面试过程中了解应聘者的薪资需求,告知大致的薪资区间,从而避免因薪资问题而导致的优秀的人才流失。

6   在面试的时候无法甄别技术工的技术的情况下如何谈薪资?

对于技工类人员的招聘,考虑其可操作性能否增加实际操作考核,由用人部门组织考评,从而对应聘者技术水平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结合公司制度及岗位匹配度予以定薪。

7   招聘管理岗位人才,老板又没给薪资范围该如何谈薪资?

管理类岗位的招聘,建议还是应与公司负责人沟通,给出大致的薪资区间,但在很多民营企业里也会存在由老总或领导直接决定薪资水平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您先了解应聘者的薪资要求及原薪资情况将意见反馈给相关人员。

8   怎么在面试过程中洽谈工资待遇合适?

首先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摊出所有底牌,这样对公司很不利;

其次可以询问他们目前或上一份的薪资,而不要直接问应聘者想要的薪资,这样当对方说出理想待遇而公司又达不到时,容易让对方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不要一开始就直奔薪资的话题,应先对应聘者有足够的了解,如果盲目说出数字会破坏谈判的可能性。

9   面试的时候求职者是说自己的希望薪资范围,还是委婉表达看公司的安排?

首先你在面试之前要做点功课,了解一下你要应聘的职务在这个行业中的一个平均薪酬;

其次你要对你应聘的公司有一定的了解,看他处于行业中的中上还是中下;

最后你要给自己的薪酬定一个上限和底线,这样才可以在面试时,胸有成竹地给出合适的回答。

10   面试过程中对于薪资谈判有什么技巧吗?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面试中可问些相关问题,比如: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薪金待遇?你觉得自己每年加薪的幅度是多少?你愿意降低自己的薪水标准吗?从现在开始的三年内,你的薪金目标是什么?你认为我们给你提供的薪水如何等。

当求职者问用人单位薪酬相关时,要只告诉应聘者薪酬范围的下限及中间值,不能一开始就公布职位的薪酬范围,这种做法对公司不利。

要适当给予求职者心理压力,降低其心理期望,让对方务实理性的看待薪酬,因为招聘过程中,经常出现招聘人员被求职者提供的原公司高薪唬住的现象。

做单赚钱平台

现在网络上做单赚钱的平台非常多,可以说是鱼目混杂,有好多求职者,不知道哪些平台是靠谱的、正规的,这也导致了在求职中,很容易掉进不法平台的招聘陷阱当中,造成资金的损失,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有哪些赚钱的平台,是比较靠谱的。

  1. 威客网

威客网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招聘网站,主要招聘程序员、平面设计人员、及销售人员等。

  • 猪八戒网

猪八戒网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平台,主要是进行营销人员和it人员的招聘。

  • 自由人协作平台

自由人协作平台招聘的范围比较广,有配音、文案、插画、策划、摄影设计和编程等,几乎所有的技能,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有用武之地。

  • 有道众包

有道众包是网易有道下的一个平台,任务是比较可靠的,在上面做任务获得的报酬,有所不同,一般在5~15元之间,半小时以内就可以完成,所以说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 有道翻译

有道翻译主要是招聘专属人工翻译人员,想做翻译的求职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试一下。

  • 程序员客栈

程序员客栈,主要招聘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有代码撰写、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兼职工作,这类工作的报酬是非常高的,这个平台可以说是程序员做兼职的一个天堂。

  • 滴滴司机

滴滴司机是一个驾驶技能的兼职平台,对驾驶人的驾龄有一定的要求,还要进行身份验证,想做滴滴司机的朋友,可以来这个平台进行应聘。

  • 视觉中国

这个平台主要靠拍照片和卖版权来赚钱,如果对摄影非常感兴趣,并且摄影技术和审美观都非常好的话,在这个平台应聘工作,是最好不过的了。

  • 时间财富网

时间财富网主要从事PPT,设计logo,制作小程序,平面设计,编程以及网站建设等,如果有这方面的专长,是能够赚到大钱的。

  1. 小蜜蜂远程招聘网

上面几个做单赚钱平台上,提到的所有工作岗位,都能在小蜜蜂远程招聘网上找到,小蜜蜂远程招聘网,是国内线上办公的引领者,网站提供的所有岗位都是远程岗位,而且工作岗位众多,能满足不同层次求职者的工作需求。想找做单赚钱平台的求职者,最好是来小蜜蜂远程招聘网。

正规用手机挣钱的方法

现在智能手机基本上是人手一部了,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把智能手机好好利用起来,一般就是在下班之余,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纯粹成为了消遣的工具,如果能够把智能手机利用好,它是可以成为你的挣钱利器的,现在发达的网络经济,有很多赚钱方式,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的把钱赚到,今天我们就分享几个,可以用手机在网上正规的挣钱方法。

1、手机陪玩

手机陪玩是一个听上去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的工作,现在很多上班族压力很大,所以在下班之余,需要找人一起打游戏来放松,手机陪玩这份职业就应运而生了,做这份工作,薪水完全是按时薪来计价的,如果能深得用户的喜欢,就可以赚取比较高的收入,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仅需要声音好听,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队友,开局得分赢得比赛的胜利,所以手机陪玩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有比较高要求的兼职。

2、网络配音

现在有很多网络配音的工作,不仅可以在电脑端进行,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需要打开专业的配音软件,再找到合适的平台,就可以接网络配音的工作,一般招聘网络配音员的公司,大多数是一些自媒体公司,或者自媒体工作室,如果有这方面的天赋,做网络配音还是很赚钱的,大概一小时就可以赚到100元以上。

有很多人不知道上面的两份工作,应该从哪里去找,其实像这样的兼职工作,最靠谱的选择,就是来小蜜蜂远程招聘网,小蜜蜂远程招聘网,是国内最正规的远程工作网站,网站上有众多的工作岗位,期待求职者的加入,现正在招聘大量的手机陪玩、主播直播,直播带货和网络配音等众多岗位,网站率先采用了双向担保的薪资发放模式,企业需要预先将一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平台,在求职者完成一个月的工作之后,工资会自动发放到求职者的银行账户,整个过程非常安全方便,解决了求职者的后顾之忧。

正规打字接单公众号

现在很多人容易被网上形形色色的兼职工作所诱惑,有一种兼职工作号称,只通过打字就可以赚到比较高的收入,一般是1000字30元到100元左右,这样的工作往往都是骗局,求职者不仅没赚到钱,还把自己的钱搭进去了,非常的不靠谱。那么有没有正规的方式,可以通过打字来赚钱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么几个打字赚钱的方式。

1、给公众号投稿

给公众号投稿是一个靠谱的,仅通过打字就可以赚钱的方式,很多公众号长期有征稿的需求,如果写作天赋比较好,可以向这些公众号进行投稿,一般稿费是比较丰厚的,如果中标的话,一篇文章就能拿到100~200元钱。但是这样看似容易的工作,实际上是有很多人来进行投稿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所以想中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2、电商客服

电商客服是一个正规的工作,想想看,当网购商品的时候,都需要先和店铺的客户进行沟通,现在有很多店铺,已经把招聘客服这样的工作放到了网上,而且都是通过小蜜蜂远程招聘网的平台,来进行客服招聘的,虽然客服这样的工作,纯粹是通过打字赚钱,但是与客户沟通也是要讲究技巧的,并不是那种简单的打字赚钱。

3、论坛发帖

现在有一些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业务,会从网上雇佣一批兼职从业人员,在特定的论坛上,进行发帖或顶帖的操作,这样的工作是真实的,他们看似与打字沾边,但与打字有不同的地方,论坛发帖进行推广,难度一般来说是很大的,往往发一个帖子,才能赚到几毛钱,这样算下来,下班做兼职工作也不是那么合适。

其实现在最正规的兼职平台,还是小蜜蜂远程招聘网,因为这个平台对应的全部工作岗位,背后都是有真实的优质企业来提供的,很多企业实力雄厚,里面不乏有一些世界500强的企业,所以来这个网站找工作,是最放心的,想做兼职的求职者,快来这个平台试试吧。

手机无投资一天赚三百

如果有人告诉你,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不需要任何操作,不需要任何初期投入,就可以一天轻松的挣两三百元,那么你会相信吗?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这肯定又是兼职骗局,实际上这样的工作还是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个仅通过手机,无投资就能一天赚几百元的工作。

1、视频直播

现在网络直播是越来越火了,很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在从事视频直播这样的工作,与公司进行签约之后,每个月的薪水,最起码可以拿到六七千元,如果再做出点业绩,那么一个月拿个八九千,甚至上万都不是问题,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工资,就是因为视频直播,现在正处于风口上,所以通过做视频直播,是可以仅通过手机无任何投资,就能一天赚300元的。

2、手机配音员

配音这个工作看似复杂,实际上很简单,现在有很多专业的配音公司,都把这个工作外包出去,以降低成本,配音公司通常会在网上,招聘声音条件优秀的配音员,进行配音的工作,通过这样的网络兼职工作,可能一小时就能赚五六十元,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

3、做微商

做微商也是一个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挣钱的方式,这需要不断去维系你的客户,并拓展业务渠道,做微商和销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个也是呈现28分化的,做的好一天赚个几百块钱,真不是问题。

我们上面所说的这几个工作,都可以在小蜜蜂远程招聘网上找到,小蜜蜂远程招聘网是国内最大、最正规的线上办公网站,现网站上有大量的招聘网络主播、手机配音员、微信销售的工作岗位,如果想利用闲暇时间,仅通过手机就能简简单单挣钱的话,那就赶紧来小蜜蜂远程招聘网吧,网站独有的双向担保机制,可以充分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求职者可以放心的工作,选择小蜜蜂是你正确的选择。